2016年10月25日星期二

人生百年

手寫板終於又出問題,所以「我手寫我心」,不能盡言,即使看了的、想了的、掂記的一些豈有此理的香港時政時事,無奈於「寫」不出來,說不出來,這種鬱結使人難受。


手寫板終於又出問題,「人在雨中淋」這個殘博,來訪者經已是寥寥可數而且留言者寡,看來正面臨停博危機,很唏噓,捨不得啊!



既無奈也捨不得,千方百計搜索枯腸,只能用最簡單的方法,轉載多年來貯存從別人轉傳過來的文章,與大家保持一個有限度的聯系,事不得已,請原諒!


雨中淋


人生百年,唯此二十年為金,千萬珍惜。

人生百年,僅5個二十年而己。第一個二十年,求學為主;第二個二十年,事業為主;第三個二十年,是人生最為忙碌而艱難的時期,家庭、老人、子女、社會、工作,無不需要兼顧。唯有第四個二十年才是無憂無慮,無牽無絆, 享受人生的黃金時代。


       
享受人生的三大條件為金錢、時間與健康。對大多數人而言,第一個二十年缺乏的是金錢,第二、第三個二十年缺少的是時間,第五個二十年則健康成問題。惟獨第四個二十年中三大條件齊備,是享受人生的最好視窗期,但僅短短的二十年左右,稍縱即逝, 只有抓緊。


       
然而,在這個年齡段的人,並非都能享受人生,還有不少人過得很不如意,這是缺少了另一重要條件:良好的心態。他們中有的懷念著過去的權位,有的習慣了長期的勞累, 有的忙碌著當前的瑣事,有的憂慮於未來的日子—總而言之,心態放不開,不會享受眼前的黃金階段:沒權了還想去攬權,退休了再要去返聘,沒事的還要去找事,杞人還可去憂天。前述三大條件是受客觀限制的,而心態則是主觀控制的。 沒人可幫你,惟有自己調整。


       
6080,是人生第四個二十年,也是人生百年中唯一的黃金時代,是任何年齡段無可比擬的。你想想,20的小青年,他能品出龍井與毛尖的區別嗎?他能出茅臺與二鍋頭的區別嗎?他能出川菜與湘菜的區別嗎?他能聽出京胡與二胡的區別嗎?


60以後,再也用不著頭懸樑椎刺骨,熬紅雙眼,只為通過高考那座獨木橋;再也不用似伍子胥一夜愁白頭,只為那可憐可悲的晉升晉級;再也不用為伊消得人憔悴;再也不用懷抱冰火,心中煎熬;再也不怕利與義的衝突,靈與肉的相搏。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60以後,我喜歡:一杯龍井在握,獨坐黃昏後。屋檐下,聽晚歸的雀鳥,輕言細語,結伴歸巢,啁啁啾啾,呢呢喃喃,那份溫馨和從容,讓人羨慕、嫉妒、愛。


60以後,我喜歡:漫步在林下泉邊,聽颯颯秋風,聽淙淙泉水,聽陣陣松濤,合奏著生命交響曲。潔淨空靈中演譯著大自然的雄渾力量,把生命的頑強在天地間漫延。


60以後,我喜歡:散步在荷塘邊田上。深秋的田野,空曠無人,土地沒有了莊稼的覆蓋,還原於原始的粗曠、坦蕩,似一幅油畫,令人遐思。荷塘中,枯瘦的荷梗,聳立在一泓秋水裡,枯酖荷葉,靜靜地躺在水面,幾隻雀鳥跳躍在水面上、荷梗間,啾啾覓食。好一幅八大山人的水墨丹青《墨荷圖》,畫筆瘦勁簡淡。


60以後,我喜歡:夕陽西下時,獨立大江邊。看大江東去,千帆過盡。一種絢爛過後的恬靜、一種安然、一種溫暖油然而生。芸芸眾生,或富貴,或貧窮。每個人生命裡都有屬於自己的峰,最終都會在60以後跌落、歸零。

     
60以後,我喜歡:夕陽中把盞漸醉的意境。凝眸飛瀉流丹的晚霞,呼吸著隨風而至的甜甜的桂香。一杯老酒獨酌、淺嘗、深醉,把盞人生,品味生命。杯中乾坤只是一份簡單,一份糊塗。管它明天、後天,隨喜、隨嘆且隨緣。



       
人生的第四個二十年是這麼愜意,這麼隨性,你能它不是人生的黃金時代嗎?當然, 這黃金時代必須建立在生活自理的基礎上。

其實,我們從搖籃到墳墓也不過是一條道路而已,當我們壽終正寢之前,是一直行走在這條路上的。途中自然有許多辛勞,許多坎坷,然而歷盡辛苦方知甜,跨越梗阻達坦途。何妨,一路的風光和同路的旅人,都是極有情趣的,是得我們跋涉在這條路上細細鑑賞的;何況,除了這條道,我們也沒有別的路徑可走,沒有其他目標可選。

只是一路上有許多同路的親人、朋友走得似乎著急了些,使我們還在行走的人或多或少有些傷感和不捨。不過,快也罷,慢也罷,我們終歸是要走完這條路的。最怕的是,走著走著走不動了,長期臥病在床,連累家人,連累子孫,連累朋友,連醫護人員也跟著受累。自已的人格、尊嚴也含羞而棄。這是老年人最大的問題。其實,老了,該舍就舍,包括生命。


     
60以後,我且行且珍惜,珍惜我愛的和愛我的親人、朋友,珍惜黃金時代的二十年,充分享受這金光閃爍的7000多天。
     
謹將此文獻給身處黃金時代的的同齡人,祝您健康!大家共勉之。







2016年10月11日星期二

手藝



手藝

我們這一代出生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如果要數一下年幼時玩過什麽游戲,或玩具,相信也不難,因為很少。也因半個世紀前,生活條件和科學研發比現時落後,沒有電子化和最基本的自動化,孩童玩耍的游戲,一是自己創造出來,例如﹕十字界荳腐、麻鷹捉雞仔、火燒後欄。到七八十年代,社會上還未有電子智能產品,小朋友豐富的想像力,創造的「何家何家何家猜」風靡一時。上述的游戲不需要任何輔助玩具,如果要說有玩具才可以玩的游戲,小孩子是天才,他們玩「跳飛機」可以借媽媽兩個頂夾、女孩子巧手縫出「抓子」用的小豆袋,男孩子甚至可以用小鐵罐、線轆、橡筋圈等簡單材料,做出一個會轉動的中秋「燈籠」。要是男孩子跳高或女孩子跳橡筋,將一串的橡筋圈有條理地連在一起,便可以用上三幾個寒暑。當年孩童們玩的游戲大多是高運動量、用的器材玩具大多是人棄我取、可「循環再用」的物料。



記得兒時,社會生話環境條件限制下,當年的小雨要自己動手創造自己的玩具;男孩子嘛,所玩的總是不離「打打殺殺」,小雨做的當然也是刀槍劍戟,記得當年一齣粵語武俠片,曹達華用的是「金背鬼頭刀」,剛巧在鄰家柴薪中找着一片木形態怪異,即拿回家釘釘揼揼,在石屎地上磨磨擦擦,一把金背鬼頭刀就在小雨手中在朋輩面前炫耀。這做作使朋輩艶羨不已,紛紛彷効,做出來的結果當然沒有如小雨的精髓傳神。



小雨的大哥喜歡砌模型,那年代彌敦道有家專賣模型的「長城書局」,是小雨兄弟倆常到之處,大哥沒有小雨的「創造」性,但很耐心和細緻,與小雨粗枝大葉、丟丟漏漏,恰恰相反。他自長城書局買了價約兩元港幣小模型回來,(注:是1960年代,當年民均收入是二百至三百港元,小學校長是五百港元) 他會用長時間很專注細讀說明,明瞭所有要點才動手,他曾經花上幾個月的餘閒時間,用木做了一只三呎長的德國二戰時的名艦「卑詩麥號」(Bismarck),裝上了當年名震一時的35R小馬達,在九龍仔及維園放船池,叱咤一時。小雨沒有大哥的耐心和細緻,但有一個天賦優點,對新生事物,感興趣的過目不忘。如果要創做一個「東西」,小雨的腦海中先將整個「開發」過程、步驟想得清楚,當然包括會出現的困難和解決方法,最重要的是連這「東西」的最後結果和形態也存活在腦海中(picture out)。



大哥是彷照別人的東西,小雨是創造自己的東西,兩人都有一個共通點是:一雙靈巧的手和懂得使用基本的工具。即是說工藝是需要有天份、創意、耐心和技能,缺一不行。當年的小雨現在的老傢伙,閒來無事,喜歡逛二手店,人家棄置的材料,有很多很有趣,老雨三幾塊錢買了回來,做幾個獎座(trophy),每年的單車隊週年聚會,送給對車隊有貢獻的隊友,用的材料是不費分毫損耗了的單車零件,送給單車隊員,倍感親切。




今年「鐵騎雄風」(見前文)老雨持別為一位籌得最多善款的隊友做了一個獎座,也是用損耗了的單車零件和二手店買回來的廢料掽揍而成,美輪美奐。最後連老雨本來準備用在自己的單車隊另一個獎座也被「鐵騎雄風」徵用了,老雨倒沒意見,反正多一個機會讓老雨練練腦筋,展展身手,所謂「名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咭咭!




損耗了的零件做成的獎座



壞掉了的轉速桿做成的獎座



2015年車隊送給最佳領航



2015年車隊送給最佳隊員



為鐵騎雄風掽合的獎座,其底座鋁質金屬片,原是波音公司做747飛機起落架的錯件,棄置了作廢料出售,老雨將之循環再用



鐵騎雄風籌款最高者得此獎座,與老雨 take a funny picture



老雨最後碩果僅存的獎座,最終也被徵用了



這是一件鐵騎雄風的戰衣,隊友們在戰衣上滿簽了名字送給老雨,用相架裱起來的衫還似畫



放在大門的背牆,下面是一幅是後勤工作伙伴簽名和加祝福語的照片




放在大門的背牆,下面是一幅是後勤工作伙伴簽名和加祝福語的照片




2016年10月4日星期二

鐵騎雄風


鐵騎雄風

說真,要為" Cops for Cancer "這個活動譯一個中文名稱,是一件難事,因為很難在短短一篇博文,闡明這個活動過程和目的。很簡單的說,就是「一群紀律執法人員,為兒童患癌治療研究和康復,鐵騎九天公九百公里籌款」。這樣寫很冗長,如果真的要一個「名稱」,老雨稱之   鐵騎雄風。



很記得籌款活動經理在完畢儀式,說了這幾句話﹕「九天前,當車隊起步時,三十七位隊員和十七位後勤,相亙間還有點陌生,九天後的離別此刻,大家依依不捨。」沒錯!大家就憑這一顆豁達的心走在一起,九天旅程不容易,莫說是鐵騎九百公里....這些日子晚睡早起,趕船趕車趕早餐,平均每天休眠時間只有六個多小時。當宣佈最後一天早餐是八時,全場鼓掌,可知大家如何渴睡,也可想大家的疲累如何。



這顆心和這些人的動力是沒有白廢的,第九天中午,加拿大防癌協會通知,籌款經已超越五十萬加元。老雨當時在想,也很氣餒,五十萬加元(港幣約三百萬元),在香港說來是一個很少的數目:一個二三百平方呎單位的售價、一個有錢人家的一場普通飲宴、或是富豪的一台奔馳,也可能是紳士淑女腕上一只手錶。香港賽馬的一場單一彩池也幾千萬,如果錢是用於善處,能保住多少生命,保住多少家庭。




第十二年走在同樣的旅程,雖然參與的隊員和後勤每年不同,但一切都如以往旅程一樣,很流暢和順利,加拿大的山、河、海都沒有多大變化,只是行者兩鬢垂白。






















年年如是玩新丁,welcome onboard



這是由WhistlerPemberton一段99公路,天朗氣清,沒事幹便上車跟年青的走一轉。你能找到我嗎?連我自己也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