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30日星期五

哈囉,哈囉喂

哈囉,哈囉喂

萬聖夜(英文:Halloween),逢年10月31號舉行,乃係鬼佬傳統節慶。世稱哈囉喂,之不過坊間好多人講萬聖節,實係萬聖節前夕至真。呢個節慶於北美同英倫諸島至多人過,而澳洲及紐西蘭次之。晚細路會扮鬼扮馬,逐家逐拍門要人畀糖果過佢哋佢哋會講「Trick or Treat」。聽到呢句話,屋主就會熟性派糖過佢哋


萬聖夜嘅英文「Halloween」其實係「All Hallows' Eve」嘅縮寫,類似平安夜嘅「Christmas Eve」咁,係指「萬聖節」(All Hallow's Day,又叫All Saints' Day)嘅前一晚。其英語名稱中Hallow源於中古英語halwen,與holy词源很接近,喺蘇格蘭及加拿大嘅某些區域,諸聖節仍然被稱為Allhallowmas,意思係紀念所有聖人(All Hallows),嗰日要舉行的彌撒Mass)。


萬聖夜嘅兩個傳統活動,化妝同拍門攞糖(Teick - or- Treat)其實都有意思。化妝其實係為咗喺百鬼夜行嘅萬聖夜,裝扮到比鬼怪更加得人驚,咁就可以嚇走佢哋,唔驚畀佢哋騷擾。而拍門攞糖嘅行為其實係重現返中世紀時期,一窮人會萬聖節當日逐家逐去拍門問人攞食,然後第二日諸靈節(All Souls Day)為嗰啲家庭已故嘅成員祈禱嘅舉動。


萬聖節通常與靈異嘅事物聯繫起來。歐洲傳統上認為萬聖夜係鬼怪世界最接近人間嘅時間,呢個傳說與東亞嘅中元節與盂盂蘭節類似。美國明尼蘇達州阿諾卡Anoka)號稱係「世界萬聖夜之都」,每年都舉行大型巡遊慶祝


萬聖夜嘅主題係鬼怪、嚇人,以及同死、魔法、怪揚有關嘅事物。而通常同萬聖夜扯上關係嘅事物有鬼魂、食屍鬼、巫婆、蝙蝠、黑貓、貓頭鷹、精靈、殭屍、骷髏同惡魔等,重有虛構人物例如吸血殭屍同科學怪人。



黑色同橙色係萬聖夜嘅傳統顏色,但而家萬聖夜嘅品亦都會用紫色、綠色同紅色。而秋天嘅元素例如南瓜同稻草人等,都係萬聖夜嘅象徵。 



老雨「細路」起上嚟都好玩得,今日個中心經已佈置好萬聖節嘅燈飾,一於玩盡啲,仲影埋相添



"吱隻鬼笑" 



 打貓英雄



塞個小丑入水缸



 佢踢親個鼻



掛咗喺米老鼠樹嗰度



坐巫婆大脾,咭咭


以下一段係擇錄上載自新浪圖片網頁,很有趣,是與嚇怕有關,與大家分享,其實如果我地受驚,表現可能比下列相中人為甚。感謝及尊重原創,文字圖片皆不作改動,對原創者深表謝意。



据英国《每日邮报》10月27日报道,在美国尼加拉瓜大瀑布附近,有一间名叫“噩梦恐怖工厂”的游乐场,在那里,游客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恐怖体验


据悉,那里以前是一个破旧的工厂,老板被棺材砸到身上而死。如此诡异的地方再加上演员、灯光和令人毛骨悚然的音效,再爷们的人也被吓到半死。



在这儿,直到游客大喊“噩梦啊!”,才会被工作人员带出去,然后,他们的大名就会被记录在胆小鬼名册上。不要害羞,因为已经有超过10万人都上了这张名册。





不仅如此,噩梦工厂还会把游客吓到半死的照片和视频上传到网上,让全世界人都看到他们的囧相。


以下图为在“噩梦恐怖工厂”里惊恐的游客。










哈哈哈哈!咭咭!哈囉,哈囉喂


2015年10月16日星期五

人治和法治




人治和法治

冷戰時期,指的是從1947年至1991年之間,以美國及英國為首的資本主義陣營、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陣營之間長期的政治對抗;在數十年的冷戰中,雙方的關係和冷戰的激烈性也不斷變化。重大的幾次衝突事件包括了柏林封鎖(1948-1949)、朝鮮戰爭1950-1953)、蘇伊士衝突1956)、古巴飛彈危機1962)、越南戰爭1959-1975)、蘇聯入侵阿富汗1979-1989)、蘇聯擊落大韓航空007號班機1983)、以及北約優秀射手演習1983)等等。


冷戰期間美蘇之間發生過多次「擦槍走火」,最嚴重的一次是1983年優秀射手演習(Able Archer 83),北大西洋公約組織1983112日開始舉行的軍事演習。兩國的特務監聽人員發現華沙公約國家的通信量和緊急程度突然急遽升高,跡象顯示核戰爭即將來臨的警報已經發佈。克里姆林宮的領導人也認為西方國家即將要動用核武器攻擊蘇聯


在美國本土上的某一個導彈基地收到指令,監測系統經已發出警報,蘇聯發射了當年最快速而射程最遠的導彈,襲擊目標是華盛頓,國防部命令基地發射已較正目標的潘興二型導彈,摧毁莫斯科。基地的兩位負責中校軍官經已將發射導彈的鎖匙插在準備發射的旋鈕,其中一位亦扭動開啓鎖定器,只等另位一中校開啓鎖定器並同時按鍵制,導彈便會射出,千百萬人幾十分鐘後生靈塗炭。未開啓鎖定器的那位中校猶疑,是否消息聽錯了,還是預警系統出了問題,最重要的是中校知道導彈發射後,後果是關係到千百萬人的性命。他的同袍催促他執行命令,因為要兩個鎖定器開啓還要兩人同時按發射鍵,這枚導彈才能點火昇空。過了十多秒的猶疑,系統發出警報取消,各人舒一口氣.... 但這位中校事後被提上軍事法庭....



上面說的可能是真事,老雨依稀記得在讀者文摘讀過,也在電視看過同樣橋段的故事。這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位中校違反了軍令,救了千百萬人性命,反而淪為違法的被告。這裏帶出一個「人治和法治」之間不同的問題。



前些日子與幾位網友在博客上交流,其中心是港大校委會否決陳文敏擢升為副校長,馮晞乾先生的一篇名為《一句話為馮敬恩平反》的文章。在違法的問題上有點議論,各人都有自己的立場,所看的問題和結論均由自己既定的立場出發。



關於立場,老雨經常被受質疑,網博上曾有人拍抬拍凳說老雨「漢人學得胡人語,站在城頭罵漢人」。亦有人在網博上說老雨這麽這麽...為什麼移民!老雨經常在博客說:「人有不可靠之處是人有謊言、立塲、偏見和片面,亦經常强調每個人立場都有不同,而老雨的偏見和片面甚甚,那究竟老雨的立場是什麽?是建制親中?如果你有留意,老雨從沒寫過「為祖國強大而自豪」這類句子。老雨的立場分辨對或錯,泛民錯就說泛民錯,建制錯就說建制錯,這樣「鮮明」了吧。



人類國家的發展歴史,不管是文明古國或是歐洲新興各國,都經過一個人治階段,因為是民主政制還未誕生,說是人治不如說「誰惡誰話事」,由族長、酋長、到國王,帝王將相、公侯伯子男,由上到下是「一言堂」「家天下」。 有學者曾研究中國的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是一種社會制度。由共主中央王朝王室员、王族和功分封領地,屬於政治制度範疇。狹義封建制指分封制,而廣義封建制度,「封建」即「封」,即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轄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諸侯,並授予他們爵位,諸侯再分封卿大夫諸侯和卿大夫在自己的領地上有相當的自主權分封是讓他們建立封國和軍隊,協助统治。說簡單一點是「人治社會」,沒有法律法制,而人治社會中以道德、道義和誠信為衡量標準。


香港近年,多人開始講法治,即是說,一切事物制度都要有或盡量有法例規管。這是民主政制下的產物,也直接或間接的影响着一些極權國家要與國際地球圈看齊,也開始談「法治」。老雨識字未讀過法律,並非律師,兼且學識敷淺,只聽過和深信「法律前人人平等」一說。當然平等也為「立場」而規限,民主國家是盡量給機會和証據去証明被告人無罪,獨裁極權國家則是盡量給機會和証據去証明被告人有罪。姑勿論怎樣,法律只是判斷兩個字﹕「對」和「錯」,法律上沒有半對半錯,不對不錯。換句話說「違法就是違法」,沒有「半違法半不違法」。



馮敬恩外洩校委會會議,有人以「義」為馮敬恩說項,甚至搬出孔孟道理來,說是「權變」乃聖人之道。如上所說,這說是人治,法治是民主政制下白紙黑字寫出來的法例、規例、法則和公約,即使是舉千個理由都不能推翻違反誠信這個事實,這麽多人渴望法治香港,為馮敬恩「平反」的也口口聲聲要法治,又為什麽要平反時又推出陳年「人治」產品呢?


回說中校的故事,他面對的控罪比他拯救了生命渺少得多,但他的確違抗了軍令。違法就是違法,違法在定義上沒有輕重之分。違抗軍令是違法行為,這先絕對地肯定了是違法,但在客觀情況和環境証據下才考慮起訴或量刑。軍事法庭的重點,不是看中校的猶疑而避免了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因此沒有在核戰爭下生靈塗炭,而是肯定中校有罪,不適宜在軍隊中服役,看來是對中校很不公平,判刑時中校殷然接受,這就是真正的法治精神。



最後.... 老雨想說幾句俏皮話!

老雨曾說「惡是唯一可以凌駕在民主之上」,亞爺不在話下,因為亞爺夠惡所以在民主之上。香港也是一樣,因為香港泛民惡唔過亞爺,要民主就要去佔中,「佔中」民主鬥士也是一樣要惡,要不怎能掌權話事。民主?法治?最後還不是人治.....



2015年10月7日星期三

嗚呼孔孟








嗚呼孔孟

香港大學校委會否决了陳文敏擢升為副校長後,老雨在博客上看見若干博友全篇轉載了馮晞乾先生在2015年10月4日,刋於蘋果日報副刋的一篇名為《一句話為馮敬恩平反》的文章。見博友極力追捧推薦轉載,文中定必有特別見地,果然.....


在未說老雨愚見之前,先說兩個故事;

一是,年少時讀英中,教學老師說了一個莎士比亞的軼事;有一天莎翁寫詩,因為音韻不太協調,便將其中的一個英文字的「A」改了為「O」,事後有人質疑是否莎翁串錯了字,這話傳到莎翁耳朶裏,莎翁笑了笑,驕傲的說﹕「因為我是莎士比亞。」



一是,年壯時做建築,將三合土樣本交一家化驗所做壓力試驗,橋樑樓宇用的三合土四方磚樣本,都要經過這樣的監測,在一定的壓力下才破裂,數據達標才可使用。不知是混水泥時出錯還是偷工減料,數據遭到拒絕(rejected)。公司立即派出顧問工程師洋鬼子出馬,到化驗所找出原因,洋鬼子第一句問化驗所主任便是:「你是那家大學畢業?HKU?74年用的關於三合土壓力試驗的教科書和材料,都是我早期的編寫,你知道嗎?」那次的化驗結果便通過了。



這兩個故事容易明白,並非如馮晞乾先生在文中說的:要「好學深思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一字咁淺... 「權威就是道理!」馮先生亦同意這點,寫:「在中國倫理道德的範疇,孔、孟不是權威那麼簡單,他們是聖人。」這當然比「權威就是道理」强!




老雨真不明白,現代社會與孔孟時代相隔二千數百年,二十多個世紀,基本的生活模式根本不同,因陳文敏事,强要把孔孟兩聖抬了出來例証馮敬恩違反保密協議,是「權變」,是聖人之道,道理說不通吧!需要知道,孔孟活着的時代沒有現代健全的法律,只有道和義,而道和義並非如現代法律這樣的中立,中立的其中一個定義是判對或錯,沒有不對不錯或半對半錯。老雨不學無術,未曾讀過論語史記,但如果馮晞乾先生引用解說是正確的話,孔子是義於衛國而背信蒲人,是嗎?如果說違反保密協是為正義,那麼法律和法治何存?所以馮晞乾先生說得對,如老雨這樣的「小人」,真的這樣想:不可能以今天的法律和法治去衡量孔孟兩聖,若用二千五百年前,孔子的思維,去為馮敬恩的無知背約作辯解,實在讓『萬世師表』四個字蒙羞。」 



香港人真的很奇怪,港大校委會作了否決的定案,大多數人都要找出校委會決策背後的故事,是否梁特首作黑手,魔爪伸入高等學府,干預學術自由大學自主、還是「亞爺」不 like .... 但始終沒有人問句:「陳文敏先生,撫心自問,閣下有否.... ?」這些陳文敏在昨日的新聞稿內,只有嗚謝這位院長那位教授,但隻字不提自己被否決的原因,他真的這樣的正直無辜嗎?校委會背後千真萬確有一個不可告人的故事,陳文敏先生背後亦同樣千真萬確有一個不可告人的故事,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既然這是雙方難於啓齒,是私隱.... 還要追究嗎?




馮睎乾《一句話為馮敬恩平反》
港大校委會否決陳文敏擢升副校後,會
本科生代表馮敬恩違反保密協議,公開了校委成員荒誕的否決理由,立即招來牛鬼蛇神口誅筆伐。李國章罵他「大話精」;盧寵茂暗批他「以不誠實手段以達到目的」;潮文作家屈穎妍「他的思維、他的誠信、他對協議制約的無知、和他對承諾的無視……讓『香港大學』四個字蒙羞」;連爛片大導王晶也衝上前線,在微博呼籲全港僱主永不僱用馮敬恩──噢,原來「全港僱主」都用微博,受教了。

上述校委抨擊馮敬恩不遺餘力,同一論點(「無誠信」)可以無限反芻,自己的否決理據偏又隻字不提,實在耐人尋味。王晶、屈穎妍之流則了無新意,只懂拾校委的餘唾,更是等而下之。面對這群大義凜然的正人君子,你其實只消一句話,就可以像令狐沖以「破箭式」在藥王廟同時刺瞎十五個蒙面惡徒般,一舉將他們技術性擊倒。哪一句?就是孟子的:「大人者,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孟子.離婁下》)意思是,大德行的人,不必拘泥於話一定要守信,行事一定要徹底,最重要是考慮是否合義。 

孟子這句話不是隨便的,為免不學無術之徒我「斷章取義」,就姑且解釋一下。在孟子之前,孔子早已:「言必信,行必果,硜硜然小人哉!」(《論語.子路》)意思是,話硬要守信,行事硬要徹底的人,只是固執淺狹之徒。例如有一次孔子去衛國,路經蒲地,恰逢蒲人叛衛,禁止他前進。弟子公良孺就跟蒲人大打出手,蒲人怕了,就跟孔子:「如果你發誓不去衛國,我們就放你走。」孔子就同他們訂盟,蒲人也讓他從東門走了。 

然而孔子一險,就直奔衛國。當時子貢也有點疑惑地問:「盟可負耶?」孔子可不是浪得虛名的,一句話就秒殺了他:「要盟也,神不聽。」(《史記.孔子世家》)即是:被逼立的盟誓,神明才不在乎。這就是聖人「權變」之道──言、行合「義」,則「信、果」已在其中,反過來則不能成立。好學深思的人都會明白這個道理。 

如果當時有李國章王晶之輩,勢必狠批他為「大話精」,再呼籲各國君主永不錄用。那時的盧寵茂也會跳出來發聲明:「誠信是人格的基石,以不誠實手段以達到目的,不應被縱容,希望魯國孔丘能反醒(按:盧應該寫「省」)。」至於「歪理在胸筆在手、無恥無畏去批鬥」的屈穎妍,如果讀到以上故事,大概也會理直氣壯地批評:「孔子的思維、誠信、對盟約的無知,實在讓『萬世師表』四個字蒙羞。」 

在中國倫理道德的範疇,孔、孟不是權威那麼簡單,他們是聖人。因此我想溫馨提示港大校委廖長江一句:「基於以下兩個原因,您千萬不要用Google Scholar去檢驗孔、孟的學術成就:一,您不懂得用Google Scholar,無謂讓自己在短期出兩次醜;二,孔、孟儘管沒有Ph.D.,但他們在中華文化界的地位,是超然於Google Scholar一切學者的,而他們的聲望更是連習近平,甚至於毛澤東也不能企及的。」若要挑戰孟子那句「言不必信,行不必果,惟義所在」,我建議各方賢達在《聖經》、《可蘭經》、《大藏經》或至少是亞里士多德全集找反例,因為什麼李國章、屈穎妍、王晶──唔好意思,我份人比較直──實在遠遠未班。他們講道德,我會笑。 

有人聽了我上述一番話,當然還會心有不甘地駁斥:「什麼是『義』?你了算麼?」對此問題,我會請質疑者參考一下香港大學的《校委成員指引和守則》(Guide and Code of Practice for Members of the Council)的5.1至5.3節。當中列明了公職人員(即港大校委成員)該恪守的七項「諾倫原則」(Nolan Principles),包括無私、正直、客觀、負責、公開、誠實、以身作則。任公職者應盡可能向公眾解釋他們所作的決策,並以大學的最高利益,而非個人或委任他的機構的利益作依歸。會議保密在一般情況下是應該的,但現在港大的聲譽正因為校委的無理決定而蒙垢,他們還可以根據什麼守則不澄清自己的決定呢? 


得罪共黨的都沒有運行,你懂的,因此校委會以港大「長遠利益」着想,自然應該否決陳文敏。孔子:「君子於義,小人於利。」(《論語.里仁》)校委會的決定,正好完美地證明了自己到底是君子,抑或小人。



陳文敏:也無風雨也無晴
前後經歷了近兩年時間,副校長任命一事總算了結,對校委會否決任命我並不意外,反倒是對部份校委那種輕率和尖酸的言論感到悲哀,閉門會議是讓大家坦誠交換意見,但卻不等於可以不負責任地說出沒有事實根據的誹謗言論。或許,這正好指出,學位與人格修養和辦事能力是沒有必然關係的。

這幾天收到很多很多朋友的問候和安慰,得在這裡再一次多謝大家的關心。不少同事和同學的支持,可以算是對自己在大學三十年的工作的肯定,而不少海外學者的慰問,亦算是肯定自己在國際學術界的成就,當中尤其感激紐約大學的孔傑榮教授、墨爾本大學的Saunders教授、劍橋大學的Feldman教授和我院已退休的佳日思教授,他們每一位都是國際級的頂尖學者,本來都可置身事外,平日要找他們任何一位寫評核也絕非易事,但他們卻願意主動執言。學院內不少同事亦為校委的言論和決定感到忿忿不平,一句「有幸有他掌舵」已經是對自己最大的榮譽。我告訴大家,人生難免有起落,最重要只是如何面對,這麼多朋友對我的支持和關懷,已經是我最大的得著。

有同事提起一樁十年多前的事,他那時獲邀參加一個人權組織,他有點猶豫,問我意見,我當時給他的意見是:做你覺得應該做的事!有位前學生給我電郵,記得我曾說過,在課室無風無浪的環境,每個人均會支持人權法治這些觀念,但唯有在現實環境中,當要為這些價值付出代價時,才是對個人價值的真正考驗,現在她開始明白了!一位在讀的同學問我,理性堅持有用嗎?我們已用盡所有理性的途徑,但改變到甚麼?我告訴她南非的故事,不堅持就只會是放棄,如果不是有心人一直堅持下去,又怎會見到種族隔離政策終被取締的那一天?一時的挫折又何須太介懷?有朋友給我送上蘇軾的「也無風雨也無晴」。一位台灣作家朋友勉勵我,在這樣的動盪亂世裡,我們可能需要更大的氣魄來面對問題。 


周末出席一個喪禮,人生在世,轉眼間又化作塵土,起落在所難免,分別只是用甚麼態度面對。 





2015年10月1日星期四

生與死,只是一線之差

生與死,只是一線之差

我有一個筆名是「林中雨」與「臨終語」音是一樣。意思是:「現在我提着筆給網誌寫文章習作,或許你看的時候,這篇文章習作經己是我的臨終語了, 無常無常! 雨中淋也好, 林中雨也好, 性空唯名, 何必執着!」

很感恩網友KM兄在老雨上篇博客留言:「弟不甚喜臨終語,雖然不必執著,唯恐不吉祥,此話憋心久矣,今大膽提出」....

另....讀紅黃先生一文,「雨傘運動後看卡夫卡的《城堡》」老雨給紅黃兄寫了一個回應:「記得很多年前,應該是三十年了.....拉塞俄比亞大飢荒,以萬計的人餓死,美國一羣熱心的歌星合唱了一曲「We are the world」,為該國飢餓兒童籌款。美國有位國會議員,得知該國元首專制獨裁,他號召該國人民起來爭取,美國會帶領他們得到民主和自由.....
民生重要還是民主重要呢?有了民主是否是保證了民生?我絕對相信倡導「三民主義」的國父孫中山先生也沒法保証....

最後,拉塞俄比亞的人民說:「給我們麵包好了。
並不是說他們是第三世界,未發展沒知識,而是說他們知道生存比任何都重要。」

紅黃兄給了我一個很詳盡的回覆:「八十年代在拉塞俄比亞大飢荒的時候,最優先的當然是糧食。

但如果考慮下列兩個問題:
1..為什麼會出現大飢荒?天災?人禍?
2..大飢荒之後要怎樣做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這樣,本是民生,始終又要會回到政治。」
........
老雨跟着寫了另一個畧長的回覆,怎料... 上載到紅黃兄博客後,不知歌谷公司攪什麽,清楚上載兩三秒後,全篇回覆消失了。對不起,洪大俠,老雨真的有回覆你。跟着電腦哥哥又罷工、老雨又忙於應付比賽,所以沒再將當時的想法再寫一次。

上面兩位與老雨素未謀面,但在這個虛擬的網絡世界內,可以說是平等禮待的老朋友,老雨感激同時,借這博客說說老雨的看法。


生與死,很容易牽涉到另一個詞...「無常」。人經常直覺覺得眼前所見的、能接觸的和已擁有的,是必然存在,這是「常」、是不變。因為是必然的存在,如果這些存在「突然」的改變和消失,人就將之冠以「無常」兩個字。這是人對「無常」一詞的一般性認知。老雨常用「緣生緣滅」來解譯,能見能接觸和必然存在的不變的「常」,是否真的不變和沒有變。人的身體每秒鐘就有幾百萬個新生細胞取代老化了細胞,那麽人的身體還是「常」嗎?  啊!可以這樣說,人體細胞的新陳代謝是必然的,是「常」是不變的.... 那麽如果新生正常細胞產生時受到環境影响而異變,這能否將新陳代謝這個功能稱之為「常」呢?這個環境响就是老雨常引用佛說「緣生緣滅」一詞了。


剛從一個義工工作回家近一星期,在九天旅程中,發生的每一件事都得深思,最深刻的是第一天,車隊中有一位健碩,服務於西溫哥華市的警察Jeff,突然在行進間連人帶車倒在路上。他倒地的「緣生」是可能他心臟有隱患,加上强闖一段斜路,心臟承受不了而停頓。他和這個世界只在一線之間便「緣滅」....另一個「緣生」是兩位救護員,一位是要照顧家中兒子的母親,放棄自己親子機會來參與。另一位是要駕車五小時,從老遠北部一個小鎮 Hundred Mile House 來參加這個義工行列,她們駕着救護車,沿途在車隊後面。當Jeff 倒地後,她們立即搶前施救,做心外壓(CPR),其他隊員有兩位也是救護員,輪流為Jeff「搓」(是香港醫療界的用語,指心外壓),一位用氧氣瓶給Jeff氧氣,另一位拍打他頸部的動胍,希望血液能盡快流通到腦袋不使腦細胞死亡。緊急召喚下,三部救護車一部消防車從不同方向趕至,其中一部有急救醫生在車(這類救護車是有特別標緻 Doctor on board,專是出動搶救心臟病危人士),醫生為Jeff 打了兩支强心針後,他微醒過來,知道自己死了一次,Jeff說了一句:「Oh Gosh!」(是God一字 的變體, 表示驚呀或用於發誓, gosh 亦可解讀為天啊、 啊呀! ! 糟透!


從上面的「故事」看,Jeff沒有察覺自己的身體的無常,只是憑人對「常」這個認知去想必然存在,踩完這個九百公里旅程,便必然可以回家,這個想法、你我他她沒有分別。事後隊友們坐在一起談及此事,如果沒有救護人員在場立即施救,Jeff的存活機會是零。這就是佛學所說的「因緣和合」「緣生緣滅」。



 Jeff倒地後,救護員立即搶救,這照片是緊急召喚的醫護人員經已抵達


兩位立即搶救的救護員,Jamie 很年青,真像個「鄰家的小女孩」

去年香港的一場政改風暴中,有一位「學運先鋒」口出妄言說:「民主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權利!」  在世界上有民主政制之前,未知人類有沒有這種「與生俱來」的權利,父母給我們的遺存基因內有否「民主權利」這樣的DNA。說真話,這場風暴中帶來給香港的遺害會很深遠,就是出現了一羣又一羣嘩眾取寵,惡就是真理的現象,真的有人會認真想想香港目前需要的是民生還是民主。人與生俱來的只有一個權利,就是生存,而人根本沒有可能操控自己這種權利,例子就像以上Jeff的故事、歐洲的「人道危機」,數以十萬計中東難民為自己的「生存」逃難。生活在水深火熱的人們,民主對他們還重要嗎?



歐洲人道危機,每日有以萬計難民通過各種方法穿過邊界,為維護他們「與生俱來」的唯一權利.... 生存




敘利亞三歲小童,逃難遇溺,這張照片不單使人看了不安,亦喚起歐洲列强對人道危機的關注



KM兄,很多謝及很感激你的關懷,年紀大了,開始學從另一個角度去看自己過去的一生,欠人家的,要還的要還,那怕是一句對不起。人家欠自己的,算了吧。人生的一個世紀與宇宙的幾億萬年只是一瞬眼之間....性空唯名,何必執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