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星期五

無冕皇帝


無冕王帝


網絡圖片


你們知道有一個行業被尊稱為「無冕王帝」嗎?對於新聞記者,我們常將它冠上「無冕王帝」的別號,稱他們是沒有帶皇冠的國王,雖然這種比喻似乎有點誇張,但卻也不失真實。


現在的新聞報導,也許是為了配合大眾口味,在選擇訊息上顯得更為辛辣,多數新聞頭條絕對不是誰誰誰撿破爛後,捐出一千萬為公益,而是誰誰誰被性侵犯,誰誰誰包了小三,大事喧染政府怎樣被架空……雖然罵聲四起,羶色腥危害社會;當然,筆者不同意「共八股」式報喜不報憂的新聞頭條,但事實上,這些嘩眾取寵的報導卻的確更容易吸引大眾的目光。


有人說媒體養壞大眾口味,我卻也覺得,沒有什麼事是一方之過,當銷量和收視率隨這些新聞起舞時,無冕王帝還能怎麼保持公正呢……


當然,這並不是說記者們都沒有責任,他們在報導上的偏離、冒用、虛構、誤導由來已久,久到人們都已經麻痺不想掙扎了…… 當無冕王帝不再公正,我們看著的新聞又該如何信服?要到什麼時候,我們才會擁有真正的新聞自由呢


在世界各民主國家以講求新聞採訪自由的前提下,記者確實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一個好的記者他可能因著自己的客觀正確報導而影響一則事件,乃至整個國家社會,相對的,一個不公正且容易受到外在利誘影響的記者也可能因自己的偏袒報導而傷害到某些人或某件事,以至於造成無法彌補的地步,像這樣的例子在新聞上可說是屢見不鮮。只是令人遺憾的是,在新聞採訪自由這個大帽子的掩護下,所說的問題、評論是否公正呢。更可悲的是新聞媒體為了保護自己,不單打出新聞自由的免死金牌,還拿出「捍衛市民知情權」的上方寶劍。


個典型的新聞故事,說說「新聞自由、市民知情權」和相對的「私隱、尊重」。

一九八六年左右,筆者還居於香港,有日在報章上看見一則「新聞」,說另一家報館辦事處外有大批好色之徒,圍觀該報貼在當日頭條的壁報板。事因是一對年青愛侶在龍蝦灣服毒殉情,男的死去,女的氣若游絲,救護員為少女個心壓施救,該報記者拍得照片放大後,置在報章頭條,少女胸部無遮無掩現在人前,圖片解說少女面貌涓好,還着墨形容身材.....。缺德的報館,由老板、總編、港聞主管及那位記者被同行指不道德,他們竟厚着面皮說是「新聞自由」,筆者認為這家混賬的報館還欠這最終香消玉殞的少女一個私隱權和尊嚴的尊重。


另一則新聞是年前,香港柴灣長命斜路,一輛巴士失控,將一輛的士欄腰撞上,推行十幾米的嚴重交通意外。兩名在的士外藉乘客死亡。消防處派出救援隊伍救仍被困的士司機,由於是死傷者皆血肉模糊,消防處架起蓬帳,以免嚇怕途人。同是上面故事的那一家報館,翌日在頭條報導說消防處故意阻擾新聞採訪,還說香港市民有知情權。如果在這車禍中的死傷者,是這家混賬報館的老板,總編,港聞主管和那位記者的親眷、父母兄姊,妻子兒女,他們還會認同香港市民有知情權嗎?香港市民真的需要知道人家怎樣肢離破碎、焦頭爛額、血肉模糊的所謂「知情權」嗎?況且,報館要「捍衛市民的知情權」,那麼.....誰人為這車禍的死難傷者「捍衛尊嚴和私隱權」呢?這太豈有此理吧!


再有一則新聞的「新聞」;一患智障女子自殺,幸好被其母親發現,乘的士到急症室急救,剛步出醫院被聞風而來的記者,嚇得智障女子手足無措,母親苦苦懇求記者莫拍照,但不果,智障女子掙脫了母親,跑到天橋一躍而下死了。母親痛哭,竟有揸機之人笑說﹕「誰知她低 唧?」死者已矣,可以藉她的死贃她人生中的一丁尊重嗎?



新聞自由不代表可胡亂報導

香港是個媒體相當自由發達的城市,但自由發達並不表示我們每一位新聞工作者的素質就很高,在某方面我們甚至都比不上一個落後的國家。香港各式媒體就如雨後春筍,有人將此形容是媒體大戰,以為自此可以擺脫少數媒體的壟斷,讓觀眾有更多選擇的空間,只可惜,似乎並沒有提高媒體的品質和素質,反而觀眾卻成了商場惡性競爭底下的犧牲品。只為了搶頭條、搶獨家,記者可以不經查證訪談,私自報導別人的隱私,進而以任何的方式把一個人,一個企業,甚至是個政府罵爛寫臭,像這樣的記者在新聞界仍不算少數。記者之所以受到人們尊重和享有一定的地位,原因並不是他們的職權有多麼嚇人,而是他們能夠應用專業,透過客觀公正的報導為社會主持公道,呈現事實的真相。可是相對的,若是身為新聞記者不知潔身自愛,利用自己的職權攻訐他人,圖謀私利,乃至造成別人的傷害,這種人雖然貴為媒體人,其惡行與持刀殺人的匪徒並無兩樣,我們要真心的奉勸那些為人不正,且自以為大的記者們,刀槍可以殺人,「筆」和「說出來的話」也一樣可以置人於死地,區別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我們常見到許多新聞工作者總是喜愛以批評、嘲諷或揭發別人隱私為樂,或者因個人對某人和某事的不滿就著作成書,像這樣以「資深媒體工作者」自居,內在又沒有媒體人風格的人,已明顯成為社會的一大亂源,身為媒體人應該自覺、自律及自愛,否則香港未來的媒體文化將不知何去何從!


英國著名傳播學家諾尼爾曾說:「一個受人尊崇的媒體人並不在於他的名氣有多大,才學有多棒,而是在於專業道德及對社會的關心在他身上落實了多少!」


引述一篇香港所謂「資深傳媒工作者」的報導,以下文章有違一個傳媒工作者的私德。

梁美儀﹕香港又紅又黑
08 - 19 05:00
【明報專訊】日前在一個跟前立法會議員的飯叙中,談到他那名正在外國攻讀大學孩子的近况,他說孩子很喜歡彼邦寧靜的生活環境,還未畢業,便已請教學校教授將來怎樣可拿張綠卡。這位前議員認為香港局勢動盪不安,讓孩子多一個選擇也不是壞事。持這種想法的父母,筆者遇過不少,當中包括早已把孩子送到外國讀書的政府首長級官員。


這些都曾身處建制內的人士,他們對香港的未來信心漸失,大家對這種心情是理解?是不屑?還是感同身受?
上周日特首地區座談會的會場內外,又紅又黑,加深了港人對前景的不安情緒。


會場內,特首梁振英的「道歉論」,指舉報前行會成員林奮強和張震遠者應道歉,義無反顧力撐被質疑政治執法的警方,甚至公開就「林慧思粗口事件」施壓,這些偏執、無視民情、唯我獨尊的言論,令人覺得,他已是一個活在自己世界的獨裁領導,進一步加深他的「紅」色彩。


會場外,多間傳媒指涉及毆打反梁示威者的包括黑道中人。黑勢力滲入政圈已久,但過去他們多在地區政治層面活動,鮮有高調行事。這股勢力近年卻有向上層政治爬升的趨勢。去年特首選舉期間,梁振英競選辦捲入江湖飯局,以至曾有報道指有黑道中人協助組織人馬出席撐梁集會。特首辦日前曾批評公民黨指特首與黑勢力有關的內容毫無根據,但當這些黑勢力一而再、再而三地高調介入挺梁的政治活動,特首必須嚴正處理,一是要公開與黑勢力劃清界線,二是要求警方嚴正執法,拘捕涉事分子,三要「淨化」政治盟友肯定了更標籤了)


梁特首的獨特治港風格,令他創了多個第一,如是第一位未上任已被要求下台的特首,第一位被指涉黑的特首,若他不及時回頭是岸,恐怕將來會拿多個第一:第一位未能完成首個任期的特首。
作者是資深傳媒工作者




這位資深傳媒工作者,與一些無私德的傳媒人一樣,會用「多間傳媒指有報道指」這類無根據和無確實訊息來源,因為他們知道自己編作出來的指控會負上刑責。她不但肯定了更標籤了梁振英,不單如此,也肯定和標籤了特區政府,身為深傳媒工作者應該知道法律上的責任,即使是法庭上,未定罪被告還是清白的定義


究竟傳媒有否需要「自我審查」,請参閱下列節錄:

1月尾,一位有參與組織工會、又被駕駛學院解僱的馬姓教車師傅,絕食抗議完了,在深井練跑時被車撞斷了腿。立法會議員何俊仁和梁國雄說事有可疑,要求警方循交通意外以外的角度進行調查。130日早上,我坐在專線小巴上班,電台一女一男名嘴主持的時事評論節目談到事件,不單說不是單純的交通意外,更因為受害者是勞資糾紛的主角把事件的嚴重性提升,用上了「買兇」的字眼。這也不奇怪,最莫名其妙的是最後,這位一貫反梁振英的女主持人竟然在總結事件時加上了這樣一句說:「都唔知點解梁振英政府上台後就咁多呢啲嘢……」把一個她懷疑有「買兇」可能的交通意外也算到梁振英政府頭上,我當時忍不住向小巴上坐在我身旁的女士(剛巧是我的女兒同學的母親)說:「嘿,又入梁振英數!陳莊勤﹕佔領中環——反梁振英政府的誘人平台 2013319日)




本來打算上載另一篇陳莊勤先生的「誰來監察傳媒」,此文經已太長了,只好留待下次分享。很感恩資訊發達,看了、抄襲了、轉錄了和拼湊了這一篇「文章」,藉此向各「被盜用」者致謝意


2014年6月24日星期二

「有生之年」第二十二篇 香港動亂 血洗錦田吉慶圍



說香港動亂,大多只會想起1967年的暴動,很少人會再提及1956年九龍暴動(見雨中淋殘博「有生之年3」),及1966年的因天星小輪加價而引發的暴動。似乎後者九龍暴動及天星加價暴動鮮為人知..... 其實非也,沒有人再提及令人髮指的九龍暴動,荃灣工人醫療所的女護士惨被輪姦,這些暴行竟被人遺忘了。那為什麼人們今天香港政局動盪,只會拿1967年左派暴動來作話柄,是因為相隔與1967只有一年時間的天星暴動和相隔十一年的九龍暴動與共產黨無關。



你們仍為天安門事件耿耿於懷,也因為是直接在共產黨指揮下「屠城」,學生、羣眾,士兵死亡人數,在2011年的最後統計是數百人在過去天安門母親運動在中國政府阻止下仍然嘗試找到死者家屬並且記錄有關死者的資料,而確認的人物數據從原本1999年提出的155人、2005年提出的187人、2010年提出的195人增長至2011年提出的202人)。但你們知道英政府為霸佔九龍半島,雙手沾滿了新界村民五百條人命的鮮血嗎?


血洗錦田吉慶圍



吉慶圍的連環大鐵門


18986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簽訂之後,港英政府並沒有立即接管,主要是他們對新界的情況不很熟悉,而且當地人民理所當然地不能接受。港英當局需要時間准備。他們用重金賄賂新安縣知縣盧煥,從他那里得到許多新界的資料;英倫方面,也提供各項文件,並通知英國駐廣州領事予以配合。直到專條簽署半年之後,英國殖民地部才電令卜力(
18981125日,卜力Henry Arthur Blake接任第十二任港督,至19031112日,任期5年)接管新界。18991月,香港英國當局開始組織准備接管新界。



英國外交部於189812月擬定,18992月正式接管新界。殖民地部擔心到時未能制訂好各項政策,命令卜力與竇納樂
陸軍上校竇納樂爵士, Colonel Sir Claude Maxwell MacDonald1852年-1915年,英國外交官,因其在中國以及日本的工作而著名)保持聯系,必要時可推遲幾個星期。港督關心土地投資商知道推延時,再次抬高公用土地的地價,所以希望盡快接收。3月卜力向英政府彙報了港人的不同反應。他說:主流是友好的,但是,後海灣那邊的民眾名聲不好,在升旗時有必要使用適當武力。他判斷錯了,他低估了民眾的不滿和反抗情緒。不平等條約,是腐敗無能的清廷簽訂的,老百姓從來不接受。英國殖民主義者要實踐條約,還得用武器同群眾打交道。



卜力報告中所說的,後海灣那邊的民眾,指的就是錦田。錦田,是個美麗的地方。鄧氏家族從宋代起即在這里披荊斬棘,從事耕種。原名岑田村,取山下田地之義。經過百姓辛勤耕作,樹木茂盛,田園綠翠,阡陌縱橫,婉如錦繡一片,遂改名錦田。村分南北兩圍,吉慶、泰康屬于南圍。圍者,高大圍牆也,外有溝壑,防盜之用。圍牆出入口,設有大鐵門,設計堅固美觀,亦為防盜所用。世代在此安居樂業的鄉民,眼看自己的家園要被英國侵占,情緒激憤,准備誓死抵抗。



港英當局的第一項部署是,1899324日,港府警察司梅含理在大埔選定了一處地方修建警署。梅含理回港報告,得到總督卜力的支持。47日,港英政府發出通令,定于17日下午1時,在大埔舉行接受儀式。梅含理帶領警察再赴大埔檢查警署修建情況,村民向梅含理表示反對修建警署。村民說,警署建于該處有礙風水,要求遷移。梅含理不予理睬,民眾非常氣憤,群起圍攻梅含理。港督卜力聞訊立即派兵200多名趕去鎮壓,村民團結奮戰,使警署修建工程無法進行。415日,卜力再派警察25人和香港防衛軍一連增援,抵達大埔時,臨時警署已被村民毀掉,梅含理則被圍在一個土坡上。16日,卜力派駐港英艦名譽號載運一批正規軍駛往大埔東南的吐露港,發炮轟擊,掩護步兵登陸,為梅含理解了圍,中國居民死傷無數。英軍占領大埔附近的山頭後,駐港英軍司令加和輔政司駱克即進入大埔,舉行升旗儀式,鳴放禮炮,宣讀條約和行政局命令:從1899416日下午250分起,新界的中國居民要服從英國管轄。這比預定日期提前了一天,由此,英軍逐步向西推進,沿途不斷遭到抵抗。418日,新界人民二千五百多人在上湧和英軍激戰,挫敗英軍


5月,英軍大舉反攻,炮轟錦田吉慶圍。鄉民以鋤鍬等為武器,憑借鐵圍濠河,奮力抵抗。英軍以大炮轟擊吉慶圍的大鐵門,企圖摧毀整個城池,結果,大鐵門被炸塌,攻入圍內,鄉民死傷無數,據英國資料報導共五百多人。英軍才算占領了吉慶圍。英軍進入後拘捕了抵抗的許多鄉民,並且當即拆卸下吉慶圍的連環大鐵門,當作戰利品運回倫敦。514日,英政府下令占領九龍城寨和深圳。16日下午,深圳全鎮已落入英軍手中,英軍布告稱:深圳已屬英國領土,受英國法律統治,兩廣總督已不再管轄此地。526日,港督卜力還想攻占新安縣城,因為兵力不足,才未行動。1113日,英軍奉令撤離深圳,回到專條規定的界限一邊。




看了上面的史實,有何感想,可能是說1898年我還未出生。沒有錯!生存在1898當年的,今天應不會在世上,而生存在1967年,經歴過暴動洗禮的相信現時也是七老八十,不過香港的的確確發生過比天安門事件更血腥的動亂。


2014年6月18日星期三

「有生之年」第二十一篇 1967香港動亂‧統一戰線



「有生之年」第二十一篇 1967香港動亂‧統一戰線



1967年香港動亂照片(網上圖片)

在上篇寫了一段:「地下工作等同間諜,收集情報,為擴大情報網,不斷要吸收熱血有抱負年青知識分子,共產黨這點全不含糊,要考慮被發展新血的家庭成份,思想狀況,工作環境等等,他們將之美其名為統一戰線。」


什麼是「統一戰線」?作用是什麼?其實統一戰線定義是很空泛,是針對一個意識形態的主導。統一戰線,簡稱統戰,起源於蘇聯創國者列寧,其核心是在政治競爭中掌握「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的原則。判斷「形勢」,區別敵我勢力消長和洞悉各方力量分佈與態度。



世界上只有中國獨有「統戰部」(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統一戰線工作部的官方機構,1930年代中華民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形成後,在中共內部,「統一戰線」的工作一直不但沒有被邊緣化,更而發展到人的思惟控制方面當年是專責聯絡有共產蘇維埃思想及同情中國共產黨的國家、政黨、個人,其目的就是在意識形態上改變他們的思想,以最低限度不反對中共提倡的政策,從而用不同的方法勸說對方参與一道工作,這是一個最簡單的「統一戰線」工作的概說。



自中國赤化初期,還未有太大的社會運動,國民黨龜縮台灣,中共要依靠「統一戰線」這個方法,放手發動羣眾,發展了很多人員向當年的民族資產階級宣傳共黨的政策,提倡公私合營等當然隨後「運動」一來,美好的謊言滅,資產階級的資產財富都被「共產」了。



在中國抗戰、內戰和解放期,一戰線的確起了很大作用,如列寧所說﹕「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說白一點就是「不是敵人,就是朋友」,在戰畧上最重要的是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的好,所以在抗日戰爭時期,在共產黨倡議下,與國民黨建立過兩次合作,即抗日民族統一战線。最容易為後世人所知的是,19378月中旬,蔣介石在「西安事變」被張學良將軍扣押(國民黨軍事將領,被共產黨的統戰下,同意和支持共產黨的抗日主張),被迫同意將在陕北的中央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10又將在南方十三个地區的紅軍游擊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新编第四軍(簡稱新四軍。當時共產黨演活了統一戰線這個概念,在張學良捕了蔣介石,不單不殺害蔣介石反而受蔣領導一致抗日,的確是贏盡民心。早在孫中山先生時也提過「聯俄聯共、扶助農工」,可以想到它的戰畧價值。



言則上戰爭時期,統戰起作用,那麼和平時期還有作用嗎?特別是香港這片殖民地,有必要進行統戰嗎?統一戰線不論在戰時或和平都用得着,亦不單在香港、中國,整個世界國際都在進行中。


再看看中國解放初期,解放戰爭剛結束,國民黨要不是美國第七艦隊遊戈在台灣海峽,早就垮了。接着東南亞並非日本投降了,中國戰事結束了而得到平靜,新的槍炮聲又在朝鮮半島響起。不說誰挑起事端,這裏說美國是責無旁貸。當年形勢與今時今日美國奥巴馬總統說「美國要重返亞洲」一模一樣,美國與南韓政府挑起了韓戰,企圖完成由北至南的一條「新月形包圍圈」包圍中國(北有美國一手扶植的日本,順南而下有南韓、台灣,連接着印度)參與韓戰的聯合國軍隊共有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紐西蘭,荷蘭、法國、土耳其、泰國、菲律賓、希臘、比利時、哥倫比亞、衣索比亞、南非和盧森堡共十六國,同時對百廢待興的中國進行禁運(現時美國的重返亞洲政策內,新月形包圍圈多了和美國眉來眼去的越南和菲律賓)。中國當時在地理上除了依靠北面的蘇聯外,唯一出口只有...... 香港。



當年為中國內陸運送汽油的,是現時霍氏家族的前人,當然五十年代只有用木船由香港偷運汽油到大陸,雖然以一個大國而言是杯水車薪,但其意義是統戰工作,雖然霍家前人到終老都得不到港英政府發給一張永久居民身份証,但無可否認霍英東先生是共產黨在香港統戰工作的一個成功的例子。



在中國「解放」初期,中國要依靠香港這個可以說唯一出口、亦是個南大門的確太多了,基本上當年還是封建的中國社會加上「共八股」,以農立國的「新中國」還是這般脆弱,在經濟上、民生上要買別人先進的東西,要用美元英鎊,使不上人民幣。在政治上要突破美國的全封鎖,香港是最有利的聯系,也能由香港得知外邊世界的政治「氣候」。因此在共產黨有必要在港英這個殖民地培養一班被統戰的各階層人士。在五十年六十年代,中英兩方都未有想過,在毛澤東口中說「香港是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香港是在英國政府在鴉片戰爭是掠奪的,可以說是個「敵佔區」,假設當年中央政策改變,决定某日解台灣繼而解放香港,也得有人在香港裏應外合,那統戰工作必然地在香港展開。




當年委派到香港工作的地下黨員,多是隨着戰後難民湧入香港時混在其中,也可能有抗日戰爭時期在粵港游擊的軍人,他們絕不可能有像當年許家屯到港任新華社社長時那種「君臨天下」態度,他們很謙卑,靠一份很卑微的工作去維持生活,不會向上級要錢揮霍,聲色犬馬,因為容易暴露身份。他們會很關心貧苦,因為貧苦是反抗的根源,貧苦人的反抗力量強,而最容易被發動起來的就是貧苦大眾。另一類最容易被發動的羣眾是知識份子,他們有知識、明事理,滿心熱血、滿腦理想,易衝動和由於自以為有知識而過於自信,但遭到失敗時會容易搖擺。香港的地下黨在工委會的領導下,在香港開展一條新的統一戰線。



2014年6月15日星期日

香港動亂「佔中會流血嗎?」



寫「有生之年」同時,湊巧又與現時香港動亂同時出現,居港網友當然對「市民」衝擊立法會事,比雨中淋知得更清楚。於去年八月雨中淋曾上載一些資料和個人觀點,不幸言中,出現了前幾天的立法會動亂。憑事據理,如果佔中真的出現,希望不讓雨中淋的烏鴉嘴巴言中釀成大災。目前很明朗的看到,中央、港府態度越來越強硬,如箭在强弩,反觀佔中派始終拿不出一個確實方案和時間表,6.22公投看來只是一個下台階,前些時間「佔中三子」說過如果不超過十萬人(如果以全港人口七百萬計算,百分率是1.4%参與公投,理由是「不是我不想佔中,而是你們不支持」他們會向公眾道歉,這也暗示佔中行動名正言順「下台謝罪」。



秀才暴動
文章日期:08/04/2013 06:24 am 於雅虎網博


 網上圖片

不再詳細去說;由香港大學法律糸副教授戴耀廷倡議「佔領中環」行動的理念、動機和背景,因為是見人見智,各持各的立場。只想說說這塲「秀才暴動」的成功率有多高。



如果成功率高的話,這個行動早已實行,又那容我在這說東話西,就是不管是「佔中」方面,還是政府方面仍然在評佔這塲「秀才暴動」的可能性。香港政府是站在觀望的被動地位,而佔中行動成員始終在主動位置;(註:現時情形政府反應强硬,兩端位置剛相反了)這個評估两方都攪盡腦汁,久不久由警務處長發出聲明說會依法拘捕違法人士,這就是香港政府的底綫,這條底綫劃得很清楚,亦相對地回應了佔中行動戴耀廷先生說的公民抗命方法。



首先要明白了解什麼是公民抗命呢?
「公民抗命(Civil disobedience),亦解作公民不服從,是指當公民發現某一條或某部份法律、行政指令不合理時,主動拒絕遵守政府或強權的若干法律、要求或命令,而不訴諸於暴力,這是非暴力抗議的一項主要策略。



公民不服從(公民抗命)是人們反抗法律不公的方法之一,在許多非暴力抗議運動中都有使用,包括在印度甘地的社會福利運動以及從大英帝國獨立。在南非有曼德拉針對種族隔離的鬥爭、非裔美國人民權運動,以及世界范圍內的各種和平運動。



作為公民不服從的行動,可以選擇故意觸犯某項法律,例如採取和平的阻塞,或非法佔據某些設施、地點。抗議者通過這種非暴力的擾亂行為,進而導致當局採取逮捕或攻擊。



在甘地當年的公民抗命中,抗議者預先進行培訓,這樣面對情況才能保持平靜,不抵抗,對當局才不會構成威脅。以甘地所提出要點為例子:

1. 公民抗議者不懐有憤怒情緒;
2. 忍受對方的惱怒;
3. 忍受對方的攻擊,不進行報復,即使遭到處罸也不屈從;
4. 面對當局人員實施逮捕,公民抗議者將配合拘捕,即使當局試圖沒收其財產,也不進行反抗;
5. 若抗議公民的財產是受托性質,他將可以拒絕服從,即使喪失生命也要加以捍衛,但不能進行報復;
6. 報復行為包括咒罵:
7. 抗議公民絕不侮辱對方,也不會採取新式的喊叫;
8. 抗議公民不向英國國旗敬禮,對於官員,無論英國的還是印度的,也不能進行侮辱;
9. 在鬥爭期間,如果有人侮辱官員,或對其實施攻擊,抗議公民將保護該官員,即使有生命危險,也要使其免受攻擊。」



上面節錄自「維基百科公民抗命」。當然,這不是墨守成規,時代不同,環境不同和抗爭對象也不同,戴耀廷先生的佔中行動概念與上述各點大致相同..... 和平、不反抗、不抗辯、在不屈從下接受處罸,甚至若真的遇到拘捕而漏網者,戴耀廷先生倡議該等漏網人仕自己自首投案。大有「誓要把牢底坐穿」的氣概。



先說香港這個示威之都,有那一次示威是和和平平.....等一等,先別怪警察那一方,也別先拿出公民權這條黃金鐧,只是看每次示威都有混亂和憤怒情緒發生,也不排除有""滲入挑起事端的可能性,例如蒙了面的「V煞」,戴先生的「佔中」成員有把握能控制這個發生的可能性嗎?連警察都有甚難度,「秀才」們可以嗎?我絕對相信要是佔中運動實行話,這必然會發生而失控。



再引述「從最近兩位立法會議員,非法集結罪成被判入獄,緩刑兼罸款的案件(黃毓民被判處6周監禁,緩刑14個月、陳偉業被判監5周,緩刑12個月)可以具體看到参與佔中者有可能面對刑責。裁判法官杜浩成判案時指出:沒有人可以凌駕法律,否則法治精神無從說起,就算是對社會議題有强烈意見的人,犯法也要負上刑事責任。



公民抗命的可能代價,發起運動的戴耀廷先生知道得很清楚。他當初提出佔中構思時,曾表示希望由本身打好了事業和經濟基礎人士参加,關鍵是事態會否按他主觀願望發展」(摘錄自星島日報2013630日社評,題為:正視家長憂慮,防佔中失控風險)



戴耀廷先生起先心目中,参與佔中人士是有事業和經濟基礎,例如他自己,最低限度是個中產階級、知識份子..... 這樣前景美滿,有幾許人會放得低事業與家庭,會和戴耀廷先生走在最前綫嗎?會有!一定會有,不過為數會不多,起碼以前言之鑿鑿說支持和参與的幾位議員,現經己噤若寒蟬。我想沒有多議員會拿自己的優厚薪酬(註﹕月薪連各項津貼約十四萬港元)宏寬事業來為這塲無把握之仗押下賭注,也絕對相信何俊仁議員不會如他自己在2013213日所說(註﹕星島日報刊何俊仁倡集體燒區旗挑戰警方 何俊仁昨日指出,十分欣賞戴耀廷這計畫。他認為此做法甚具組織性,而且號召力強,「我個人一定會參與,我怎可能見到他這一個斯斯文文的教授被人拉,而我仍坐在這裏?」往監獄走一趟,看來這塲「秀才暴動」還時在打着雷,雨還是下不出,要是勉强下場雨,香港必有血影之災!




「佔領中環」這個行動概念經已拋了出來,但未有行動,不過先祝戴耀廷先生著作新書「佔領中環」,一紙風行.....



轉錄兩篇星島日報專稿供各位参考分析,「佔中會流血嗎?」
經這一夜,誰敢保證佔中「和平」?
06 - 15 00:03

(星島日報報道)  舉著「保新界東北」旗幟的激進社運人士,早前闖入立法會大堂肆意搗亂後,仍意猶未盡,前晚趁財委會審議前期工程撥款,再次發動強攻,以暴力移鐵馬、撬大門、毀外牆,圖突破警方防綫,衝進議事廳,幸好警員死守入口,否則必出現更嚴重衝突,甚至危及議員人身安全。由於電視台直播整個過程,公眾都可以清楚看到,所謂「村民爭取權益行動」,已完全走樣,區內小部分居民的訴求,成為了激進人士製造暴力衝突的藉口。


從現場所見,強攻大門最猛烈的示威者中,新界東北村民絕無僅有,大部分是年輕人和學生,他們主要分為三批,一是在過往衝突中經常出現、「熟口熟面」的政治組織成員,包括社民連和人民力量的活躍分子及議員助理;二是思想激進的學生和社運分子,他們來自多個「小團體」,如土地正義聯盟、左翼二十一、香港人優先、學聯等,是不同社運的常客;三是經互聯網發動,湧來追求「刺激」的其他年輕人。


訴求只是手段衝擊才是目的
這個「組合」近年四處出擊,凡有爭論性議題,都見到他們蹤影,而且一貫不屑採用「和平理性」方式,也不會坐下來慢慢談,一出手便強闖會場,粗暴推撞他們「聽不順耳、看不順眼」的人,認為這樣才可以顛覆既定的秩序,挑戰權威。基於這思維,對他們來說,任何訴求都只是手段,衝擊才是真正的目的。


由於他們口號夠漂亮、聲音夠大,又擅於佔據「正義高地」,竟然變成了市民大眾的化身,代表性一下子膨脹百倍。例如今次反新界東北發展行動,只區區數百示威者,卻儼然代表新界東北全部居民,把自己的意願,無限擴大為數十萬人的意願,要求政府依照他們的指揮棒行事。
其他泛民議員不會看不到民意被激進分子挾持,但也知道如不順他們的意,不表現支持態度,便會受到他們圍攻,給扣上「保皇」罪名,因而失去選票,所以都違心地認同示威者發出的是「人民的聲音」,表達的是「人民的憤怒」,在議事廳內裏應外合,阻撓通過撥款,以示也參與這場「正義抗爭」。在爆發暴力衝突後,一些激進派議員更藉機「抽水」,向示威者高呼支持他們的「合理要求」,目的顯而易見,就是鞏固自己的「基本盤」,強化「敢於鬥爭」的形象。這也正好解釋,為何一批議員助理走在衝擊最前綫,利用其身分穿梭於立會內外,其實背後有「老闆」的影子。



群眾難以控制暴力恐升級
既然「鬥爭」是這些激進人士的目的,一些議員建議政府重新討論新界東北發展,與公眾從長計議,以紓解矛盾,這想法未免太天真。如果香港還在這問題上喋喋不休,議而不決,只會讓激進人士有更多機會玩抗爭遊戲,衝擊事件將持續不斷,甚至弄出更嚴重騷亂,而整個計畫將曠日持久,永難落實。



反對新界東北發展只是小試牛刀,這股激進力量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就特首普選打一場更大的仗。可以預見,除非實行公民提名,否則任何方案都不會被他們接受,他們亦希望如此,因為到時就大有理由發動「佔領中環」之戰,衝擊的刺激程度,將比強攻立法會大得多。由今次事件可見,「佔中」一旦發生,群眾行為將完全沒法預測,沒有任何領導者可以保證參與的人「和平理性」,最大可能是,激進人士一哄而起,一呼百應,觸發比今次更猛烈的暴力衝突。



「佔中」發起人戴耀廷昨在報章撰文,指保安局局長黎棟國說他們沒能力確保行動演變成暴力衝突,是「以偏概全的錯誤」,因為過往許多次集會都很和平。他寫此文時,衝擊立法會事件還未發生,今日他還夠膽拍心口保證「佔中」將充滿「愛與和平」,一定不會出現暴力嗎?



陳健民:佔中不會發生衝擊
06 - 15 00:03


 (星島日報報道)  示威者上周五衝擊立法會,公民黨湯家驊坦言,擔心衝擊事件會是佔中預演。但佔中發起人陳健民認為兩者情況不同,若佔中真的發生,不擔心會出現激烈衝擊,應該要對港人的行事方式有信心。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表示,本港醫療系統已有應變措施,處理出現大量受傷人數的突變事故。



陳健民認為,立法會上星期發生衝突,是由於「議會閉塞」,沒有讓社會充分討論新界東北發展,才會造成如此局面。然而,佔中要求參加者只需安靜坐在馬路,毋須衝擊任何地方,情況不同。本港以往亦有多次大型集會,甚至包圍政總,都沒有出過亂子,因此相信絕大部分市民皆和平理性,會聽從指令進行示威,即使屆時或會有少數人出現過激行為,亦能夠「穩得住」大部分參與者;而佔中糾察培訓亦有相關訓練,穩定群眾情緒和維持秩序。


不過,公民黨湯家驊昨出席電台節目時直言,擔心上星期的衝擊事件是佔中預演,「佔中三子無論良好意願如何,如果有一班年輕人不怕被警察拘捕,不怕有暴力,他們的行為你根本阻止不了,我覺得這非常令人憂慮」。


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重申官方立場,表明不希望出現佔中,但醫管局已就可能出現大量傷者,準備醫療應對方案,例如局方會盡快派出醫療隊到現場將傷者分流,和其他救護部門協調,將不同程度傷者送到不同醫院處理;同時亦會與消防和警方合作制定應變安排。